2008年11月12日 星期三

無題

幾天前,自家兄弟姊妹一起在餐廳為阿母的七十歲生日暖壽,包括未滿周歲的小姪女在內共十一人圍著擺滿盤菜的大圓桌坐。席間女士小孩居多、大弟茹素,致使金樽空對,少了恣歡謔的熱閙氣氛,再加上席宴開動前,阿母一番身後事的交待,更讓場面失溫了不少,當時大家只能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接話。 

不知是否聽聞太多子女爭產而不讓父母入土的故事,或也擔心她的子女們有堅持一己之見者,所以阿母便趁此聚會有感而發地交待了她百年之後的財產分配方式(事實上除了一間近五十年的四層共廿餘坪的迷你透天厝外,別無長物)及決定將土葬改為火葬,並指定要採行佛教儀式,且不可祭以腥葷之物等。 

早年,阿媽認為遺體被焚一定很痛的,所以生前一再交待要土葬,阿母受此影響,也堅持身後事絕不能用火葬。後來,大概是看到阿媽在埋葬六年後還要開棺撿骨,不僅讓子孫麻煩,也覺得蟲蝕的長痛應比火燒的短痛還不堪,而且和一墳墳陌生「人」葬在一起,也有「無處話淒涼」的感覺,因而決定身後事就改乘火煙西歸了。因此,幾年前就和兩三個談得來的鄰居一起去買靈骨塔位,準備身後再相鄰為伴,後來因故作罷,改請風水師在公墓區裡另覓吉地,建了一間可安厝數代人的家祠,準備與暝世的親人一起,並重遷了祖父和父親的靈骨,以求先有個伴。 

阿母的這種心境轉換,我看到了人是害怕孤單的,即使在死後也會想和已逝的親人在一起,如此才能去得安心。這讓我想起幾年前看的一部叫麥迪遜之橋的電影,片中的尾聲,是一對子女捧著母親的骨灰罈,依母親的遺願,將細細的骨灰隨風揮灑飄散,藉此脫離那個她遵奉一生卻桎梏了自由心靈的地方(家庭責任及世俗禮教),永不回頭地勇敢追尋自己想要的死後幸福──和生前偶然外遇的男子靈魂共相廝守。對照兩者,顯示無論東西方人,都有死後和最親近的人在一起的想法及安排,我想,那才是亡者最幸福的安息之處吧。 

不過,像阿母這種可以選擇和鄰居、家人相伴或麥橋女子可享有心靈解脫的自由,在台灣很多女人恐怕只能嘆羨的。在台灣,有些女子嫁了人並終其一生,那麼她死後的靈魂一定要和夫家的祖先一起,是權利也是義務,沒有選擇的自由;另一種情形是,有些女子未嫁而亡,則不能和自己的祖先共享香火,魂魄歸處只有兩種選擇──住進「菜廟」集中營,或找個喜歡撿地上紅包的男人結個暝婚,再升級成男人家的公媽。這些做法,從「鬼權」的角度來看,真是種連做了鬼也不被放過的惡俗,尤其是對未嫁而亡者,其父母怎狠得下心來,讓親愛的女兒流落於菜廟、委屈於陌生人家呢?所謂「道」,不就是人與仁嗎?那麼,這又是什麼人道,什麼仁道,又有什麼道理可言?我敢問天。哀哉這些芳魂。

祝壽宴上,雖因言而有如此的發想,但總是怪誕與掃興,難以名之,只好以無題誌之。

2008年10月12日 星期日

解構《海角7號》的那些愛情

愛情,在《海角7號》這部電影裡,無疑是劇情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此可從那七封60年前的情書的朗讀聲幾乎貫穿全片地、不時地隨著劇情映襯或浮現可知,更可從阿嘉和友子的激情、水蛙和老闆娘的偷情、馬拉桑和美玲的感情、洪國榮和阿嘉之母的相互照顧之情而知。然者,同樣是愛情,何以會呈現如此多樣的面貌呢? 

對於《海角7號》那段台日師生之戀,有人在報上投書,認為它是在描寫台灣對日本的苦戀。這段苦戀不只是台灣女性友子對日本男老師的痴情(註:我的看法正好相反,如下述),也是台灣人對日本的「被殖民慾望」,中華民國則因為是「拆散台日姻緣」的「第三者」而被排斥,他猜想台灣年輕人因為排斥中國,才喜歡較先進的日本,而《海角七號》看似本土,卻選擇了跟「想像中深愛台灣的日本結合」,其實缺乏「台灣主體意識」。在此,我不想評論該觀點,也不想如此政治化電影中的愛情,我只想以純學術理論的角度,試著用羅伯特.史丁柏格(Robert. J. Sternberg)的愛情三元素論來解構這部片中的各類愛情。 

美國知名心理學家史丁柏格,在其《邱比特的箭》(Cupid’s Arrow: The Course of Love Through Time.)的著作中,提出了「愛情三元素論」,認為「親密感、激情、承諾」是愛情的三個關鍵組合因素,任何愛情都是由這三個因素所組合而成的,並因其組合之不同,而形成了以下七種愛情的類型:

一、聯繫之愛(只有親密感)─linking,即彼此感到很親近、同心、很有溫馨感,卻不會感到熾烈的熱情或者想要有長期的承諾的愛情。

二、迷戀之愛(只有激情)-一見鍾情的愛情。

三、空洞之愛(只有承諾)-奉命成婚的愛情;長期關係中的愛情尾聲;名存實亡的愛情。

四、浪漫之愛(親密感+激情)-外表相互吸引,同時也心心相印,但沒有心理準備要對這情緣許下長遠的承諾。

五、同伴之愛(親密感+承諾)-存在於身體的吸引力已衰退的婚姻中,實質上已是一種有高度責任感的長期友誼關係。

六、虛幻之愛(激情+承諾)-乾柴烈火的相遇,並閃電成婚的愛情。雙方互定終身的基礎是建立在激情上,而不是建立在親密的共識中,因而通常都無法長久。

七、完美之愛(三者皆備)-彼此親密,雖經過長期的婚姻,依然充分享受雲雨之樂,而且兩人都無法想像還能跟誰幸福地長相廝守,彼此都對「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感到欣然。

史氏的這種分類,僅僅是在分析一段愛情在建構當時的歸屬類型,並不是說愛情自始至終就此定型了,而是認為大多數人的愛情會隨著他們的愛情進程,而在上述各類型之間游移。 

親密感,指的是在情緣中的那種相互「關懷、了解、默契、喜愛、分享、親密無間」的感覺,它需要時間慢慢地積累,且幾乎都是相互的,並在一定程度上,能由意識加以掌握。激情,指的是那種深深為一個人「著迷、日思暮想、魂不守舍、性幻想」的身心亢奮之表現,它通常是單方面的呈現,它也是讓互相吸引的兩人生出情緣的第一要素,但如果沒有常常「間歇強化」(intermittent reinforcement)它,則在兩人的關係中,它將會是來得最急也去得最快的,無法由意識而控制,即激情是無法裝出來的。承諾,包括做出愛某個人的決定和維繫這份愛情的長期承諾,此兩者在一段愛情中,不一定會同時出現,但通常是先有了愛的決定,再有愛的承諾。而愛的承諾也是維繫愛情處於低潮卻不致破裂的關鍵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意識的決定。 

現在就依史氏的三元素論來解構《海角七號》的那些愛情。阿嘉-友子,是因酒後的一場激情,而產生的愛情,在這之前,則是天天怒目相向。因此,他們的愛情是屬於「迷戀之愛」;水蛙-老闆娘也是這種「迷戀之愛」,因為他們的愛情完全是建立在身心的亢奮上,沒有親密感,也不會有婚姻的承諾。馬拉桑-美玲,則是於初識後,因工作環境的「相鄰性」,彼此情愫暗生,並終因接到60瓶小米酒訂單時的興奮一抱,解放了彼此的壓抑熱情,也開展了他們的愛情,這樣的愛情過程,是那種令人感到幸福和飄飄然的「浪漫之愛」。洪國榮-阿嘉之母,則是在各自結束一段婚姻後而生活在一起的,在電影中,看不到激情的一面,看到的是他們彼此照顧、相互關懷,並和諧地維繫住來自兩個家庭的大人和小孩的複雜關係,因而他們的關係,是偏屬於「同伴之愛」的愛情類型。 

最後,再來看看那段60年前的台日師生又是什麼樣的愛情。情書上說:「……友子,你固執不講理、愛玩愛流行,我卻如此受不住的迷戀你……」、「該怎麼克制自己不去想你……我猶有記憶你被紅蟻惹毛的樣子……你踩著紅蟻的樣子真美,像踩著一種奇幻的舞步,憤怒、強烈又帶著輕挑的嬉笑,友子,我就是那時愛上你的……」,這表明了他們的愛情是從日籍老師對友子的「迷戀之愛」開始的,當時的友子對此,應該是一無所知的。再從情書中的「……記得你才是中學一年級小女生時,就膽敢以天狗食月的農村傳說,來挑戰我月蝕的天文理論……」、「……只是好不容易你畢業了,我們卻戰敗了……」及1943年後日本在台實施的四年制的中學教育制度來看,這段戀情應該只有兩、三年的時間,且那時的友子也只有十三、四歲(如果她的上學年齡正常的話),畢業之時也不過十五、六歲,要說這麼短的時間及這種年紀的女孩子能和她們的老師培養出「相互關懷、了解、默契、喜愛、分享、親密無間」的親密感,似不太可能,雖然情書中也提到「……我們是這麼的不同,為何卻會如此的相愛……」,但我認為那也只是情竇初開的女孩,感於老師之表露所為之互惠性回報,一種似有若無的感情回報,因為就當時的時空對於愛情的文化建構,此種師生之愛,在當時、在她的愛情觀裡,應當不會認為那是愛情的。綜合以上的看法,這段愛情,其實也是一種「迷戀之愛」,或許它會隨著友子的成長及彼此關係的進展,而游移成「浪漫之愛」,甚或是「完美之愛」,但可惜的是,隨著日本戰敗、老師的遣返,一切都成空了。 

看完該片後,我想很多人都想知道年老的友子背著鏡頭慢慢翻開那些遲了六十年的情書時的感受,到底是激動流淚呢?還是如古井之稍起漣漪而已?如果依史氏之理論,純粹由激情而產生的「迷戀之情」,若沒有常常強化它,則它將會是來得急也去得快,無法由意識而控制,那麼,我想答案應該是後者吧!這種答案還真是煞風景。

2008年9月25日 星期四

開天闢地第一章

    「天地玄黃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張」,這是千字文的前四句,雖然胡適先生說他從五歲時就唸過「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兩句話,但當了十年大學教授以後,還是不理解以上兩句話的意思,不過我總認為周興嗣將此四句列為千字文之首,是有意從天地初開起筆,再一一接敘自然及人文的種種,有其依序舖陳之用意,而這也和道家的立論一致,周氏是否受道家的影響而述,有待查考,但我引用這十六個的目的,是我一直認為它文字雖少,但卻言簡意賅地描寫出開天闢地的磅礡氣勢,這種波瀾壯濶的意境語詞,我很喜歡,何況它文字又很簡潔優美,拿來當做布落格開張的楹聯正好!
 我是今天在訓練中心上了台灣布落格之父--Jedi老師的課後,對於部落格和圍紀(WiKiWiKiWeb,又稱網頁共筆)才有了深入和系統的認識,發現人生除了獨自用歲月寫日記外,還可以有更好的選擇。Jedi老師說有了自己的部落格後,世界就會走入你的生活,我期待它的來臨,寫到此,我忽然想起孔夫子說的德不孤必有鄰......頓時我腦海映出了像繁星似的,一大片許多正在默默寫網誌、讀網誌的網路朋友的亮點,它應是網路大同世界的憧憬吧!?
    立言,對我來講是遙不可及的夢,但只要有隻字片語能引人獲知、共鳴、沉思、喟嘆或解結,那也是功德一件,就像《閱微草堂筆記》中的「藥醫活人,豈敢殺人以漁利?」之故事一樣,因醫者之守舊固陋,不願為他所認為「姦敗」的女子開墮胎藥,終造成「子遭扼殺,受諸痛苦,我亦見逼而就縊」悲劇之寓意,總會令我再三咀嚼,進而體究人生更多的哲理,就這種意義來講,它對社會也存著立言的效果,不是嗎?我嚮往並期能之......,Blog世界的朋友們,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