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7日 星期一

台南旅行記

  七月的最後兩天,一家四人終於踏上了期待許久的台南之旅。說期待許久,並不是指它是我們的夢幻地點,而是說它在這幾年的旅行規劃中,一直是被提出卻都未中選的選項,使得它成為我們心中一直掛念的一個終會實現的旅行地──如果沒有更好的選項的話。

  飛快的高鐵讓我們九點剛過,就站在事先做了功課的阿堂鹹粥店門口,望著眾多當地人和觀光客熱鬧的食粥場面,我們也入境隨俗地點了土魠魚粥、虱目魚粥,再配上幾根淋上醬油的油條,親身體會這道地的府城早飯滋味。幾碗鹹粥才落肚,馬上又瞥見隔壁的包成羊肉店,二話不說再來碗羊肉清湯、當歸羊肉湯滋補一下。吃完羊肉湯肚皮還有點餘裕,馬上就按圖索驥,找到了隱藏在附近街內的小卷米粉,在這兒終於體驗到了台南人飲食偏甜的嗜好。飯過三巡,四人的肚皮實在是撐足了,才帶著喝不下的下大道蓮藕汁,心滿意足地踏上2路公車往安平出發去。

  話說台南美食早已名聞遐邇,在規劃這次的旅行時,品嚐各式古早味當然和參觀古蹟一樣,都是重頭戲,尤其在閱讀了《慢食府城》這本台南古早味小吃的人文全紀錄後,更是令我神往不已,似乎可以從入口的食物中,咀嚼出銘記在府城人心中那個傳承百年的好滋味。所以,一到安平,當然要先吃一碗有名的黑豆花消暑解饞後,才接著去參觀必遊的樹屋和古堡,此時日正當中。在酷熱的驕陽下,踩著在樹屋服務處租來的單車邊逛邊吃其實也很辛苦,所以再下來的知名蚵仔煎、蝦捲、布丁,就覺滋味每下愈況,還不如一杯涼開水來得振奮人心。

  安平很小,可逛的景點也很有限,很快地走馬看花後,便決定開赴遠散在安平南邊角落的億載金城。從古堡到金城這段路上,路很寬,車很少,有點美國西部的荒涼感,沿路指標闕如,只能靠問路,好像是不想讓遊客知道有這麼個地方似的,相形之下,附近的林默娘公園名氣則大了許多。金城不大,只能稍事憑弔一下它曾有的光輝。寬大荒靜的大馬路,引發我們想從金城騎向赤崁樓還車的豪情,看一看時間近下午三點,離還車時限尚有一個多鐘頭,我想我們可以準時到達的,GO! 剛開始的路程,騎得很愜意,漸西的日頭,把單車前的身影愈推愈長,涼風偶起,著實令人身心舒暢。但,一過市政府後,車輛就漸漸多了起來,闖紅燈、逆向行駛、與行人爭道也漸漸多了起來,併排停車更是隨處可見。從這兒開始,單車變成非常弱勢的交通工具,單騎走天涯的快意不再了,街市風光也盡由一輛輛變形金鋼所取代,此時只求能平安到達赤崁樓,趕快還車了事,沿途雖沒錯過那知名的蝦仁飯、肉圓,但也難靜心品味了。文化古都,似乎不該是這個模樣吧?早上在樹屋拿到的台南市政府免費提供的平安保險證,不會是這樣派上用場的吧?真希望當時能再發給一紙大天后宮的保命護身符,這時候我們非常需要!

  終於平安地把車還了。沖過澡,大家舒服地倚躺在飯店的眠床上啜飲著剛還車時順便排隊買來的義豐冬瓜茶,絲絲清涼的房間冷氣正默默地撫慰著曬傷的皮相,以及聆聽著我們的晚餐覓食計畫──將米糕、浮水魚羮、碗粿、擔仔麵、八寶冰、芝麻杏仁等一網打盡,地圖上說這些都在飯店附近,步行即可達的。休息夠了,神清氣也爽,夜色的街路染上幾點街燈的暈黃,看起來有那麼點飄零異鄉的詩意,赤崁樓前新月高掛,這情景,真該把酒一壺,託興當個有情痴或來個無病呻吟一番……看!又是該死的闖紅燈,又是人車爭道──就在輕歌悠揚的赤崁樓前,掃興呀掃興!台南人怎麼能忍受這種行為?不是說台南人生活步調徐緩優雅嗎?這些人在急些什麼呢!?唉,罷了,也許是我太神經質,還是我對這個文化古都有著不切實際的斯文幻想?隨它去吧,找我的晚飯吃要緊。

  計畫中的晚餐吃了一圈下來,米糕很普通但摻和的豬油渣子我喜歡──它令我想起小時候的歲月。魚羮則有不習慣的魚腥味、八寶冰收攤了、芝麻杏仁也不算特別,倒是在某單親媽媽經營的擔仔麵店吃到了這次旅行中最令人回味的好東西──擔仔麵、碗粿,蝦捲和菜尾湯,樣樣一入口皆立即激活了我味蕾的美味記憶碼──真好吃呀,今天終於吃到自己喜歡的美食了!明天我還想再來一次,吃它的國宴套餐!

  事實上隔天我們並沒有再去一次,因為早上十點離開飯店時,肚子正填滿了飯店的早餐,依今天的行程安排,從赤崁樓逛起,經過那家擔仔麵店時,還不到十一點,根本還吃不下這頓早午餐,而且一路將步行至孔廟遊玩的我們,在這種熱烘烘的天氣下,也不太想吃熱食了。在赤崁樓逗留半小時後,繼續往祀典武廟、算命街、大天后宮、開基武廟逛下去,接著轉往天壇、台灣文學館,等到達孔廟時,日已過午了。頑劣的我們沒有先去瞻仰先師,而是先鑽進窄門咖啡館裡吹冷氣和填肚皮。窄門咖啡小巧雅緻,我很喜歡它的客家冷油雞套餐,特別是它所附的配菜,每樣都是熱騰騰的,青脆可口而且揀洗得很乾淨,如此用心來料理簡餐,實在令我們印象深刻。孔廟當然值得一遊,但絕不是因為它有著絆倒張先生的樹根,而是它的規制和尊崇地位,只是瞻仰先師前得先付門票錢──台南市許多古蹟都要求外縣市的遊客付門票錢,此雖為文化資產保存法所允許,但一家四口兩日玩下來實在是所費不貲。還是要發點牢騷:古蹟是全民的文化資產,其他縣市並未針對台南市民設限收費,何以台南市如此見外,非得向外地遊客收錢呢?讓我們在緬懷古蹟之餘,還得緬懷皮夾子逐漸消瘦的曾經。這種做法有點像是對外縣市遊客強取過路費呢!這豈是文化古都的待客之道。

  好了,無論如何,兩日行程終於要劃下句點了。延平郡王祠是我們這次旅行的最後一個景點,但它並不是古蹟,而是民國五十二年才重新規劃整建的北方宮廷式建築,所以整個王祠新穎得毫無一點古味,而且郡王神像前市長掛名的木匾文字還刻反了方向。離開郡王祠,我們仍是一路步行,準備在到達到火車站前,對台南市街再做一次巡禮。這一路段的市容和赤崁樓附近相差不多,皆是新舊建物參差起落,迂迴狹窄的巷道隨性地連接著兩兩也不甚寬廣的街路,乾乾淨淨的街巷裡分矗著大大小小的廟宇、牌坊、古厝,很適合來趟深度的人文旅行,讓自己隨著時光座標即興地流轉,在來去間窺嘆人世的無常,有機會一定要來這麼一趟。在告別台南市前,對台南美食仍心存幻想地買了頗有名氣的冰棒和肉包子──冰棒就像一般的冰棒,除了消暑,沒什麼特別;肉包子是為了當火車上的晚餐……不過,在先買兩顆包子試吃後,我們決定改買鐵路便當──很多事物還是留在未實現的想像時候,較好。

  黃昏總是和離別有關。我們站在火車站前,望著車水馬龍的站前風光和被夕陽烘托成閃閃金黃的台南大飯店,離情依依──既感嘆一家子美好旅行的尾聲,也感嘆已沒有了像出發前對台南的那份充滿想像的好奇心──真不該把想吃、想去的地方一次吃完逛遍。記錄下這一幕街景和心情──用相機、用記憶。回家吧,或許冬天的台南會再有我們的身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