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2日 星期日

解構《海角7號》的那些愛情

愛情,在《海角7號》這部電影裡,無疑是劇情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此可從那七封60年前的情書的朗讀聲幾乎貫穿全片地、不時地隨著劇情映襯或浮現可知,更可從阿嘉和友子的激情、水蛙和老闆娘的偷情、馬拉桑和美玲的感情、洪國榮和阿嘉之母的相互照顧之情而知。然者,同樣是愛情,何以會呈現如此多樣的面貌呢? 

對於《海角7號》那段台日師生之戀,有人在報上投書,認為它是在描寫台灣對日本的苦戀。這段苦戀不只是台灣女性友子對日本男老師的痴情(註:我的看法正好相反,如下述),也是台灣人對日本的「被殖民慾望」,中華民國則因為是「拆散台日姻緣」的「第三者」而被排斥,他猜想台灣年輕人因為排斥中國,才喜歡較先進的日本,而《海角七號》看似本土,卻選擇了跟「想像中深愛台灣的日本結合」,其實缺乏「台灣主體意識」。在此,我不想評論該觀點,也不想如此政治化電影中的愛情,我只想以純學術理論的角度,試著用羅伯特.史丁柏格(Robert. J. Sternberg)的愛情三元素論來解構這部片中的各類愛情。 

美國知名心理學家史丁柏格,在其《邱比特的箭》(Cupid’s Arrow: The Course of Love Through Time.)的著作中,提出了「愛情三元素論」,認為「親密感、激情、承諾」是愛情的三個關鍵組合因素,任何愛情都是由這三個因素所組合而成的,並因其組合之不同,而形成了以下七種愛情的類型:

一、聯繫之愛(只有親密感)─linking,即彼此感到很親近、同心、很有溫馨感,卻不會感到熾烈的熱情或者想要有長期的承諾的愛情。

二、迷戀之愛(只有激情)-一見鍾情的愛情。

三、空洞之愛(只有承諾)-奉命成婚的愛情;長期關係中的愛情尾聲;名存實亡的愛情。

四、浪漫之愛(親密感+激情)-外表相互吸引,同時也心心相印,但沒有心理準備要對這情緣許下長遠的承諾。

五、同伴之愛(親密感+承諾)-存在於身體的吸引力已衰退的婚姻中,實質上已是一種有高度責任感的長期友誼關係。

六、虛幻之愛(激情+承諾)-乾柴烈火的相遇,並閃電成婚的愛情。雙方互定終身的基礎是建立在激情上,而不是建立在親密的共識中,因而通常都無法長久。

七、完美之愛(三者皆備)-彼此親密,雖經過長期的婚姻,依然充分享受雲雨之樂,而且兩人都無法想像還能跟誰幸福地長相廝守,彼此都對「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感到欣然。

史氏的這種分類,僅僅是在分析一段愛情在建構當時的歸屬類型,並不是說愛情自始至終就此定型了,而是認為大多數人的愛情會隨著他們的愛情進程,而在上述各類型之間游移。 

親密感,指的是在情緣中的那種相互「關懷、了解、默契、喜愛、分享、親密無間」的感覺,它需要時間慢慢地積累,且幾乎都是相互的,並在一定程度上,能由意識加以掌握。激情,指的是那種深深為一個人「著迷、日思暮想、魂不守舍、性幻想」的身心亢奮之表現,它通常是單方面的呈現,它也是讓互相吸引的兩人生出情緣的第一要素,但如果沒有常常「間歇強化」(intermittent reinforcement)它,則在兩人的關係中,它將會是來得最急也去得最快的,無法由意識而控制,即激情是無法裝出來的。承諾,包括做出愛某個人的決定和維繫這份愛情的長期承諾,此兩者在一段愛情中,不一定會同時出現,但通常是先有了愛的決定,再有愛的承諾。而愛的承諾也是維繫愛情處於低潮卻不致破裂的關鍵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意識的決定。 

現在就依史氏的三元素論來解構《海角七號》的那些愛情。阿嘉-友子,是因酒後的一場激情,而產生的愛情,在這之前,則是天天怒目相向。因此,他們的愛情是屬於「迷戀之愛」;水蛙-老闆娘也是這種「迷戀之愛」,因為他們的愛情完全是建立在身心的亢奮上,沒有親密感,也不會有婚姻的承諾。馬拉桑-美玲,則是於初識後,因工作環境的「相鄰性」,彼此情愫暗生,並終因接到60瓶小米酒訂單時的興奮一抱,解放了彼此的壓抑熱情,也開展了他們的愛情,這樣的愛情過程,是那種令人感到幸福和飄飄然的「浪漫之愛」。洪國榮-阿嘉之母,則是在各自結束一段婚姻後而生活在一起的,在電影中,看不到激情的一面,看到的是他們彼此照顧、相互關懷,並和諧地維繫住來自兩個家庭的大人和小孩的複雜關係,因而他們的關係,是偏屬於「同伴之愛」的愛情類型。 

最後,再來看看那段60年前的台日師生又是什麼樣的愛情。情書上說:「……友子,你固執不講理、愛玩愛流行,我卻如此受不住的迷戀你……」、「該怎麼克制自己不去想你……我猶有記憶你被紅蟻惹毛的樣子……你踩著紅蟻的樣子真美,像踩著一種奇幻的舞步,憤怒、強烈又帶著輕挑的嬉笑,友子,我就是那時愛上你的……」,這表明了他們的愛情是從日籍老師對友子的「迷戀之愛」開始的,當時的友子對此,應該是一無所知的。再從情書中的「……記得你才是中學一年級小女生時,就膽敢以天狗食月的農村傳說,來挑戰我月蝕的天文理論……」、「……只是好不容易你畢業了,我們卻戰敗了……」及1943年後日本在台實施的四年制的中學教育制度來看,這段戀情應該只有兩、三年的時間,且那時的友子也只有十三、四歲(如果她的上學年齡正常的話),畢業之時也不過十五、六歲,要說這麼短的時間及這種年紀的女孩子能和她們的老師培養出「相互關懷、了解、默契、喜愛、分享、親密無間」的親密感,似不太可能,雖然情書中也提到「……我們是這麼的不同,為何卻會如此的相愛……」,但我認為那也只是情竇初開的女孩,感於老師之表露所為之互惠性回報,一種似有若無的感情回報,因為就當時的時空對於愛情的文化建構,此種師生之愛,在當時、在她的愛情觀裡,應當不會認為那是愛情的。綜合以上的看法,這段愛情,其實也是一種「迷戀之愛」,或許它會隨著友子的成長及彼此關係的進展,而游移成「浪漫之愛」,甚或是「完美之愛」,但可惜的是,隨著日本戰敗、老師的遣返,一切都成空了。 

看完該片後,我想很多人都想知道年老的友子背著鏡頭慢慢翻開那些遲了六十年的情書時的感受,到底是激動流淚呢?還是如古井之稍起漣漪而已?如果依史氏之理論,純粹由激情而產生的「迷戀之情」,若沒有常常強化它,則它將會是來得急也去得快,無法由意識而控制,那麼,我想答案應該是後者吧!這種答案還真是煞風景。